美髮市場|台澳差異
一名髮型師想要在市場上輕鬆的做業績只有兩種方式
壟斷市場和個人品牌
想要壟斷市場的提件
- 市場非常小眾例如;贓辮、黑人辮…..之類
- 設定目標的年齡層
- 地域的競爭者少。
個人品牌具備
- 良好的技術-不斷精進、練習
- 個人形象-外在素質、氣質(簡單來說就是賞心悅目)
- 交流與溝通-不單單了解髮性(專業知識)還要了解人性(消費心理學)
- 美感的培養-在美髮的基礎上,開拓你的視野
- 行銷-推銷自己及製作溝通工具
澳洲的美髮市場相比台灣更容易一些
台灣
台灣基本上美髮市場已經過度的飽和,必須靠著人品、行銷來去推廣招攬客人。
好處的是不再有地域上的限制客戶會從四面八方的來,壞處是你若是沒有做行銷就只能做冷板凳,因為幾乎沒有過路客⋯⋯
做了行銷沒有工具或是助手,你一天的產能也是有限的,要嘛提高客單價做「質量」,不嘛一般價位或低價做「數量」。
澳洲
澳洲地廣人稀,有地域上的優勢!但有種族上的劣勢⋯⋯
華人有個好處是「肯做」,老外對於生活工作有著浪漫自由的想法!喜歡事情照的自己的步調,不管工作安排還是生活行程都要求要預約,他們不喜歡花時間等待!
但也因爲做什麼都要預約的情況下,就無法今天、當下完成!
華人工作不受這方面的控制,你可以不用預約,只要你願意等,就會幫你做⋯⋯
所以,只要你的技術不太差,不怕沒有客人上門,忙到你不要不要的。
這不是適用在大城市商圈內像是雪梨市中心、辦公商圈、墨爾本市中心。。等等,人口密集度越高,相對競爭也越大!
種族意識也會比較強烈,華人去華人看的髮廊、印度人去印度人開的、韓國人去韓國開的…….
封面照上兩位代表的IG
✂喜歡今天的文章嗎?如果這篇內容對你有幫助,請幫我分享出去!
✂我是里美(satomi), 一名從台灣飄洋過海到澳洲工作髮型師!
✂有關髮型工作及澳洲生活,可以在下方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