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聽說『不能輸在起跑線』從前不是很明白,直到最近才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差異。
美髮師也是一樣,職場環境會成就一個人,也能摧毀一個人。
在資本社會,所有的投資都是經過計算的,不會無條件的付出!
但這最重還是要看自己的思維及眼光,有沒有超過你正在經歷的事與物。
好的、嚴格的培訓環境才能培養出有想法和眼光的設計師。
反之培訓一個機器人設計師,不需要思考,只需要照系統學習、復刻、模仿….等新的流行在學習、復刻、模仿的無限循環。
我就是一個被培訓出了的機器人,在不斷的循環下,樣樣都會,樣樣不精!
一直跟在別人後面追,搞得自己低不成高不就!
領著作業員的薪水,圖什麼?作業員還能朝九晚五、週休二日
美髮師一天工作12小時,放假還要去進修學習。
我花了15年在美髮圈子裡,才想明白!
從前公司教什麼就學什麼!
在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不懂,也沒有其他的資訊可以知道應該要學到什麼程度?
我的啟蒙老闆時常跟我說現場經驗、現場學習、客人會教你!?
現在想想以前的自己是有多單純啊,老闆說什麼你就信什麼,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。
我是來到澳洲在跟同事聊天時,發現這些話術會讓我停止思考🤔
我不知道是只有我這樣,還是也有人有這樣的問題。
以前不管是店內教育或是到外面進修學習,這些所謂的老師,示範如何裁剪、捲髮、刷髮後,都有實際操作!最後發表!
在最後這個發表的部分,老師會把上課的學員的作品集中展示,讓每個學員去看同樣的手法,在不同的長度下或有什麼樣的結果的!
老師們並不會去點出學員們的錯誤,或是哪裡怎麼調整會更好之類的,我不知道!這些老師們是害怕得罪這些學員們還是怎麼樣,所以都會統一說,有美感不同、別有一番風味…..等等。
這些包裝過的說詞。
而這些說法,會讓人覺得過程不重要,只要結果能達到就好了⋯⋯
但經過這兩年在海外的洗禮後才知道所有操作過程是有標準的,只要一個步驟錯了!髮型就會走樣。
他是哪裡出了問題,其實自己也不知道!
因為美感不同、風格不同….各種包裝的形容可以掩飾錯誤!
久而久之,自己會越來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!即便去上了課,結果還是一樣!
開始對職場失望,覺得自己不適合!
除非自己會開始思考、研究這其中些微的差異⋯⋯
慢慢發現,這些所謂的技術,不能夠用模仿、系統、數據,來復刻的!
因為人是獨一無二的!
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 ✂
✂喜歡今天的文章嗎?如果這篇內容對你有幫助,請幫我分享出去!
✂我是里美(satomi), 一名從台灣飄洋過海到澳洲工作髮型師!
✂有關髮型工作及澳洲生活,可以在下方留言!